河南省公安廳、省自然資源廳聯合下發《廢棄礦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方案》,《方案》明確自7月17日到10月31日,對全省露天廢棄礦山進行全面清理排查和打擊治理,確保實現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。隨即,平頂山、鶴壁、鞏義、三門峽市等地區迅速部署廢棄礦山集中整治攻堅行動,提出整治要點以及工作要求。
山西省大力開展黃河流域地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,在6市29縣實施了1223公頃治理修復任務,下一步,山西將開展全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現狀調查,并按照每年度不低于現存量30%的目標進行治理修復,確保到2024年年底完成全省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任務。
10月21日,黑龍江省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推介會議在哈爾濱召開,會議倡議,要發揮比較優勢,強化政策供給,各地應結合實際,制定切實可行、操作性強的落實意見;爭取互利共贏,充分利用指標交易、耕地占補平衡、結余礦產資源利用等支持政策,積極探索市場化方式實施生態修復的黑龍江模式。
近年來,江西湖口縣始終堅持“生態立縣、綠色發展”戰略,構建“政府主導、部門協同、企業主建”的工作機制,多舉措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,并取得明顯成效。福建漳平市水利局聯合生態環境、自然資源等部門成立了礦山常態化整治聯合執法工作領導小組,并建立五項制度,切實加強礦山常態化監管,取得顯著效果。
隨著全國各地礦山修復工作的開展以及對礦山“生態化”開發的嚴格要求,礦山開采工作日益艱難,那么礦山企業又該何去何從呢?
推動綠色礦山建設,實現生態與資源的協調發展
在“十四五”時期,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將為礦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。因此,只有積極推動綠色礦山建設,形成符合新時期要求的新發展模式和體系,才能實現礦山行業的長遠發展。
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包括資源綜合利用、節能減排、保護生態環境、礦地和諧等豐富內涵,而不是僅僅實現表面的“綠化”,這就需要礦山企業轉變原有的粗放型生產模式,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,向集約高產模式轉變,以小的生態擾動量獲取更大的資源價值,加強生產過程的全程管控,堅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,通過科學規劃設計、合理有效措施,確保礦山始終與周邊環境相協調,并建立企業綠色礦山建設管理體系,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并減少能耗、廢棄物排放和加強生態保護。
維科積極探索綠色生產新模式,實現資源的高度利用
積極探索新時代綠色發展模式,提高礦石資源利用率,是推動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內容,維科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,實現高產節能的綠色化生產模式。
維科砂石生產線采用現代化新型生產技術,破碎比大,粒型優,同時環保節能,搭配除塵設備及智能化控制系統,能實現智能化綠色化生產,不僅能實現對礦山資源的高產節能加工,同時還能實現礦渣、尾礦、建筑垃圾等資源的再生利用,有效提高資源的再生利用。
加強綠色礦山建設,探索新型生產模式,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保護水平,才能推動礦業綠色發展新格局。